關於彎道超車的斜槓人生
原本預計2月中在禾馨民權出生的諾亞寶寶,在年前某個回娘家過夜的凌晨開始宮縮,緊急進入署立雙和醫院安胎。這個早了一個半月的宮縮著實讓兩位新手爸媽進入毫無頭緒的太空飄浮狀態。 好不容易安胎撐到了跨年夜,在五月天叔叔在高雄的跨年演唱會快歌的催促聲下,諾亞寶寶也在雙和醫院毛醫生的操刀下,提早在2022年1月1號華麗登場嚕~
諾亞有驚無險地在嚴峻的Covid期間到來讓兩位新手爸媽在沒有待產包、熟悉的醫師與生產計畫的狀況下匆匆進入生產過程。由於諾亞是早產在呱呱落地的瞬間就被送進保溫箱,所以並沒有機會與寶寶做「產檯肌膚接觸」(immediate skin to skin)來提高泌乳素!寶寶在出生後身處大氣壓力與陌生的環境容易感到不安,「immediate skin to skin」讓寶寶靠在媽媽身上聽著熟悉心跳聲及氣味的增加安全感&促進吸允反射的本能。
視網膜有剝離風險的Anita雖然已經開了四指還是進行了剖腹產,生產結束後隔天的早晨,雖然還沒從剖腹產恢復精力、腹部也還疼痛著的新手媽媽,收到來自護理站的一個蒐集初乳的小針管。
暫時無法親餵的Anita勉強坐著輪椅半夢半醒間在開放探望的最後十分鐘被推到NICU去探望寶寶,回病房後因爲輕微產後憂鬱發作而大哭了30分鐘後再打起精神把這神聖的第一滴初乳擠出來了!(為母則強呀~淚奔。。。)
不得不感謝醫院的貼心之舉, 3 c.c.小小針管減輕了媽媽手擠初乳不少的壓力,也讓這一滴小初乳待在裡面看起來不會太稀微~
在雙和醫院的婦產科還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護理人員溫柔細心的指導下,讓這位什麼都沒有準備好的產婦順利地從「3 c.c. 的小針管」進擊的「5 c. c.的針管」。這2 c.c.的進步讓Anita莫名的產生晉級打怪的虛榮心稍稍安撫了追奶焦慮的心情呀!
由於初乳比較濃稠建議用「親餵」或「手擠」來促進早期的乳汁分泌,比較不建議一開始就用電動擠奶器來輔助,這很有可能會傷害到媽媽的乳頭。由於寶寶在NICU中,初期追乳的過程無法採用「親餵法」,「手擠母乳」是我們初期唯一的選擇。
一開始的時候HC幫我拍打針管裡的空氣時不小心把已經少得可憐的母乳又擠出針管外,馬上收到Anita銳利的眼神殺!「手擠初乳」是個需要有耐心但不應該很痛的過程,媽咪們不用因為一開始只有一兩滴的初乳而感到挫折!正確泌乳知識跟方法可以幫助媽咪度過這可能很辛苦與煎熬的時刻!如果真的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或乳頭過於疼痛出血,一定要尋求「婦產科護理師」或「專業泌乳顧問」的協助唷!
圖片來源:https://www.wikihow.mom/Hand-Express-Breast-Milk
初乳期間如何提升乳汁分泌:
「產檯肌膚接觸」(immediate skin to skin) 是指分娩完成並確定寶寶心跳、體溫健康後,在黃金一小時內讓母親與寶寶脫掉上衣做立即的肌膚接觸來促進母親的大腦分泌母乳。如果是早產或剖腹產的狀況,在之後親餵或瓶餵時還是可以和寶寶做skin to skin的接觸來刺激泌乳素。
初期採全親餵或增加親餵比例,親餵時寶寶的吸允動作包含按壓跟吸取的功能,可以有效將乳房內的乳汁擠出同時也直接刺激媽媽大腦分泌乳汁刺激泌乳素。
定時擠奶或哺乳很重要,哺乳後手擠把剩下的乳汁排空,都可以向大腦刺激更多需求增進乳汁分泌。哺乳前可以先熱敷按摩乳房幫助乳腺暢通。
在這裡要安慰一下早產或是剖腹的媽咪們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早期奶量跟不上是十分正常的。畢竟在心理與生理狀態上都還需要恢復調整。只要不放棄定期的擠乳刺激乳腺分泌,保持放鬆的心情、還有要吃飽喝足,追上進度是遲早的事!在奶量上不足的情況下「配方奶」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輔助方法,千萬不要太糾結為難了自己。
為了保持愉快的心情,Fun鬆夫妻真的把「追奶」當成「闖關遊戲」自我消遣,下圖是奶量晉級5 c.c. 後 HC愉悅的NICU「Milk Run」~ 據HC爸爸的看法,新鮮的ㄋㄟㄋㄟ 尚好!奔跑吧!爸爸~ 衷心呼籲一下各位爸爸們:這時給予媽媽們無條件的支持與保持幽默的態度會很有幫助唷!
多少的奶量才算追上寶寶的生長需求量呢?
寶寶一天所需的總奶量:寶寶的「公斤體重 (kg)」X「150±30 (ml)」ex: 2.25kg的寶寶一天所需的奶量是2.25 x 150 = 337.5ml
寶寶每餐的需求量:寶寶的「公斤體重 (kg)」X「150±30 (ml)」 除以「每日餐數」ex: 每3小時一餐的話,一日為8餐 (24hr/3hr=8餐) 每餐所需量為337.5ml / 8 = 42ml (c.c.)
要確認寶寶「實際上」有沒有吃飽可以從寶寶一天的尿布來判斷:
在雙和醫院的期間小諾亞都在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中觀察,每天只有11:00~12:00一小時的探訪時間。剖腹狀況稍穩定後,Anita 在「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那一小時的探訪時間,在專業護理人員的協助下開始「親餵哺乳」嚕。刺激泌乳素分泌最好的時間就是產後48小時:要多刺激、多次數、多時間!寶寶的嘴巴:含乳與吸允是最棒刺激奶量、消除塞奶的好幫手!Anita大概從第三天開始在護理師的指導下,每天在NICU病房 30分鐘親餵,其他時間則是送擠好的母奶過去,希望給暫時不在爸媽身邊的諾亞足夠的溫柔支持~
母乳保存333小常識:
每次擠完母奶記得存放在密封好的母乳袋中拿標籤貼紙正確地標示:
1) 本次母乳乳的 ml/c.c.數2) 開始擠乳的日期/時間
由於早產兒の體質比較脆弱所以Anita對母乳的保存與使用上特別的小心!所謂的「母乳保存333」是指新擠出來的母乳在
「常溫」下可以保存3小時、「冷藏」下可以保存3天、「冷凍」下可以保存3個月。「冷凍後到冷藏解凍」的母乳必須要在24小時之內食用完畢,「解凍加溫後」的奶水要在3小時內用完!
至於「寶寶喝過的奶奶」由於母奶營養的豐富性特別容易滋生細菌,也必須在1小時內用完。所有失去時效的母乳都應該丟棄不能再給寶寶食用嚕!
另外,冷藏保存的母乳要「先進先出」以防過期。而可以在冷凍庫的母乳通常產量比較大,加上保存時間也長達三個月會建議「後進先出」,把比較新鮮養分充足的母乳先消耗掉唷!
如果想把不同批次的母奶混合湊齊本次要餵的量,則必須注意混合的批次溫度一定要相同,也盡量要混合同一天的母乳才好。
母乳回溫的注意事項:
初乳的追奶過程很辛苦,早產剖腹後的追乳也令人很慌張!但看著剛出生的寶寶還是令人甘之如飴的~奶量的增加通常需要兩三天的持續努力才會見效,所以記得要 a. 保持放鬆愉快心情 b.定時擠奶 c. 喝足夠的水 d. 吃足夠的熱量 e. 補充足夠的睡眠 才是長久之計。希望Fun鬆夫妻的親身經歷可以帶給同是早產、剖腹產或在哺餵母乳路上奮鬥的媽咪們一點慰藉跟鼓勵嚕!加油,追奶之路不孤單~~~